[ 超級管理員, 2024-10-10 ]
一年前,我有幸入職蘇化集團綜合辦公室行政管理崗位。在這里,我接觸到“看老照片說蘇化故事”這一獨特欄目,它如同一扇時光之門,帶領我穿越回那些艱苦而輝煌的歲月,目睹了蘇化人的奮斗與堅持。回顧過往,是不遠萬里遷廠來蘇的山東職工;是不畏艱難奮力生產的制膠師傅;是匯聚一心籌建鍋爐的研究團隊,蘇化的老故事、老照片講不光也看不完……王意達,全國勞動模范,1959年獲得“江蘇省先進生產工作者”稱號,1980年溶劑廠退休。從化驗員到技術員僅用了兩年時間。他憑借不懈的努力和對細節的把控,贏得了大家的尊重。面臨研發挑戰時,他毫不猶豫地接過任務,夜以繼日地研究,耗時兩個月成功開發出五種農藥試劑,后續又推出十二款創新產品。追求卓越的道路上,學習是攻堅克難的不二法門,實踐則是登峰造極的最優路徑。
我是一名攝影學徒,是蘇化活動的記錄者,承載著捕捉每一刻精彩瞬間的重任。首次捧起這部相機,構圖單一、缺乏層次,促使我下定決心提升技巧。瀏覽老照片的我,鉆研著前輩們的拍攝角度、實際焦距。為了探究光圈、感光度、快門速度等參數在不同場景的應用,網絡也是我的學習陣地。力求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技能,我始終堅持多機位、多場景拍攝,不僅為選片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,更是期望通過大量實操拔高造影水平。逐步積累,我的照片的質量顯著提升,展現出更加生動和完美的視覺效果。
韋鋆演科長是一位優秀的作者與觀察者,盡管沒有文科背景,但文筆動人、字跡秀麗。他深入車間尋找宣傳素材,展示了對工作的熱情。任務中,他總是全心投入,先構思后落筆,保證了文章質量。為了滿足截稿日期,韋科長經常加班撰寫新聞稿,確保了新聞報道的順利發布。細心、用心、專心是我對韋科長的第一印象。他的細心讓我看到了對待工作的嚴謹態度,用心體現了杜撰文案的熱愛和投入,而專心則展示了面對挑戰時的專注和堅持。
從事行政管理同樣也需要精妙的文筆。寫作初期,困難和挑戰是必然的,但韋科長的三種品質讓我執行力倍增。我開始更加細致地觀察科技園內的人和事,深入了解蘇州化工廠步入集團的歷史。采訪了恒華、進出口、英諾欣等子公司的先進典型,積累了豐富的素材,為創作奠定堅實的基礎。我努力保持專注,公眾號刊登的文章總會第一時間研讀,深入分析結構、文筆和表達方式,試圖將學習成果轉化為經驗,并用心斟酌領導的建議和批注,思考其背后的底層邏輯。日積月累,文章有了可觀的突破,更重要的是能夠通過自己的筆觸,將蘇化的獨特魅力展現給更多的讀者,讓他們也能感受到集團的深厚底蘊與獨特風采。
蘇化集團歷經六十多年風雨歷程看在眼里,記在心里。那些辛勤付出的退休職工深深銘刻在我的心中。展望未來,朝氣蓬勃的我們攥住歷史的接力棒,肩負起主人翁的精神,為實現“百年老店”的宏偉目標而持續奮斗。